首页 小小衙内 下章
第132章 冲击性发言
 中午的公社食堂举行了一个简短的接待宴。长期以来,农村社员早上出门⼲活,中午回家吃饭,下午再下田⼲活,这也就形成了中午当正餐的传统——只有在中午吃吃好,才能承上启下,应付一天的劳动消耗。所以,丁三坡的宴放在中午,倒也符合农村一贯传统。只不过,宴放在中午,却也让许多⼲部感觉到放不开,要是脸喝得红彤彤的,下午开会的时候影响就很不好了。

 而丁三坡却也乐得以此作为借口,酒只喝了一小杯,倒是以茶代酒敬了好些人。尽管有人起哄说不,奈何丁三坡的理由十分充分,反对继而无效。

 下午的时候,天昌公社召开了公社、大队、生产队‮级三‬⼲部大会。

 天昌公社共计有七个生产大队,靠近镇上的四个大队分别是昌南、昌北、昌东、昌西,以地理方位命名,易记不易忘。其他的还有刘庄大队、连西大队和丰收大队。其中,刘庄是因为刘姓占据大多数人口而得名,连西是和昌西连在一起,倒也朗朗上口,丰收大队就不用多说了,王⽔官就是该生产大队社员。

 七个生产大队,共计五十九个生产队,大队⼲部与生产队⼲部,甚至包括一些生产小组的组长,超过一百五十人出席了大会。

 与上午的扩大会议不同,此次会议,应该是丁三坡的首次执政演说。对此,丁三坡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发言的时候,不但谈到了广大社员关心的问题,尤其谈到了广大⼲部关心的问题。

 在农村,有一个怪现象值得研究,越是工作搞不上去的公社,⼲部职数越是多,谓之配备齐全。而反过来,⼲部多了,各种各样的矛盾纷至沓来,做事情没本事,拖后腿一只鼎、没说的。

 天昌公社大概就是以上例子的充分体现。公社‮级三‬⼲部,半脫产与不脫产的⼲部占据了大多数,这些⼲部的工资远远低于‮家国‬正式⼲部工资。其工资支出完全需要公社通过社办企业利润来支付。而这部分的工资支出,以及‮导领‬供给支出,还有行政管理费支出,全部加起来,按相关规定,是不允许超出公社总收⼊的百分之二。这么一来的话,掐着手指头都能够算出半脫产与不脫产⼲部的收⼊能有多少。

 针对半脫产与不脫产⼲部收⼊拮据的现状,丁三坡在大会上说:“县委去年的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广开财路’的工作思路,这个广开财路,我个人的理解,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实际上,对我们广大⼲部、尤其是基层农村⼲部的收⼊,也是有相当关系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打个比方,前几年,‮家国‬提⾼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而相应的,农副产品零售价也有所提⾼,为此,‮家国‬正式⼲部的工资收⼊中,每月又多了一项五块钱的副食补贴。那么,我要说,如果,我们的社办企业搞好了,搞红火了,公社总的收⼊增加了,我们的半脫产与不脫产⼲部,每个月也完全可以拿这五块钱的副食补贴的嘛。”

 说完这些,丁三坡拿起茶杯喝了口茶,忽地看到会场最后面的靠椅上坐着个小孩,细瞧之下,可不就是自己的儿子丁大力么。

 丁大力对着老爸竖起了大拇指,然后小手轻拍。此时正动地头接耳的大小⼲部如梦方醒,新‮记书‬这是暗示,跟着他⼲,他就会加工资啊。顿时,热烈而又充満热情地掌声猛然间响起,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掌声持续了有⾜⾜三分钟之久,在丁三坡一再双手虚庒之下,才算渐渐平息下来。

 坐丁三坡两侧的公社政班子成员,脸⾊就有点难看,丁三坡出其不意的表态,几乎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想象一下,当丁三坡真的在委会提出此项提议,有什么人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这一议案?胆敢反对者,无疑就是站到了所有⼲部的对立面,今后的工作还怎么开展?而且,最为恶劣的则是,议案即使通过,所有⼲部只会记得丁三坡的好,而不会是其他人——尤其是前任‮记书‬章有

 半脫产与不脫产⼲部,涵盖了几乎全部的大队⼲部与生产队⼲部,以及公社各组、办的助理、⼲事,食堂的大厨、管理洗碗、扫地的头目,社队企业的负责人,等等等等,与后世对照,相当于“非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编制”的⼲部。这部分⼲部,当然就不能享受‮家国‬正式⼲部的副食补贴。而新‮记书‬甫一上任,忽然告诉他们说,他们也有机会在每个月多收⼊五块钱的工资。这样的‮炸爆‬消息,比任何口号都要来得振奋人心,又如何能不让他们充満热情地赞美新‮记书‬呢?

 丁三坡就趁热打铁说:“工作搞好了,上去了,一切都好说。要是还老样子,原地踏步,那我想,在座的员⼲部同志们,也不好意思让我给你们加工资吧?”

 一阵快地轻笑声,然后又是热烈地掌声。

 丁三坡的讲话,从总体上来说,是很成功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完全抓住了人类普遍的心理,画了一个大大的饼。这个饼虽然挂得有点⾼,垫着脚尖还不一定能够吃到,不过,只要努力向上跳一跳,还是有可能分到其中一份。这就让⼲部们充満了希望,刹那间,浑⾝上下好像都被鼓⾜了⼲劲。

 由于有了丁三坡讲话的珠⽟在前,公社的‮级三‬⼲部大会,在其他公社政‮导领‬发言的时候,就给人以一潭死⽔之感了。也难怪,其他的⼲部坐在主席台上讲话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么长时间以来,何曾听到过他们说出如此鼓动人心的话语呢?所以,当⼲部大会结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基层⼲部,在脑海中都闪现了一个念头——要变天了。

 公社‮级三‬⼲部大会宣布“散会”之后,丁三坡说道:“请各位团⼲部以及团员青年留一下,没来参加大会的团⼲部,⽔官同志,你去通知一下。”说完又掏出十块钱,递给了政办主任康吉祥,又道:“康主任,能不能让一位同志跑个腿,帮我买几包烟回来?”

 康吉祥收了钱,又涨红了脸把钱给退回去,说道:“丁‮记书‬,公社有招待用烟。”

 丁三坡迟疑了一下,另外加了五块钱,一共十五块钱塞给了康吉祥,算好了人头数,然后说道:“今天是私事,康主任想必也知道我曾经做过团委‮记书‬,今天看到了一些开团代会的时候的老朋友,我很⾼兴,所以就想着趁这个机会叙叙旧。烟就用政办的招待用烟,钱你也照算,拿三条大前门,再拿两包零散的…好吧,就这样。”

 天昌公社建社初期,共有八个团支部,除了七个大队的团支部之外,尚有一个是街道团支部。而今,团员人数的增加,以及二十多年社队企业的发展,天昌公社团委下辖团支部已经增加到了十九个,团员人数也增加到了六百多。

 也就是说,今天丁三坡将要招待的差不多有二十人,如果算上非团支部‮记书‬的团代会代表,这一数字还将增加。所幸最终人数增加地也没有太离谱,直到康吉祥把烟拿来,人数共到了二十五人,其中女同志十二人,差不多有半边天的样子。

 康吉祥在小事方面还是有眼力劲的,他拿来了三条大前门,另有两包零散的牡丹,还有几⽑钱的角票,是烟钱的剩余。丁三坡拿到烟之后,先给了每人一包大前门,不昅烟的团⼲部与女同志也有,丁三坡笑着说:“不昅烟的同志可以把烟拿回去给家里昅烟的长辈,算是我丁三坡给大家带来的一点点福利吧。”

 众皆笑,谓之盼星星盼月亮,果然盼来了一位好‮记书‬…

 丁三坡摆摆手说:“当好‮记书‬也不容易啊,同志们先聊着,我手头还有些事情,最多半个钟头就回来…力力,你来,帮爸爸招待好各位叔叔阿姨。”

 丁三坡离开,丁大力登场。团⼲部们一时目瞪口呆,早有人观察到了,角落里有一小朋友一直默不作声在看书,之前还以为是哪位⼲部的子女,却没想到这本是丁‮记书‬的儿子、天昌公社的头号大衙內。

 “各位叔叔阿姨好!”丁大力很有礼貌地问好,然后对着尚在的康吉祥,说道:“康伯伯,我可以向你借一些茶杯和热⽔吗?”

 康吉祥如梦方醒,赶紧说着“有,有”同样如梦方醒的还有王⽔官,见到丁大力跟随康吉祥上楼,他也赶紧跟着一块儿上去。

 很快,丁大力捧着一个大脸盆从外面走进来。会议室里的团⼲部还在议论丁‮记书‬到底多大岁数呢,这丁大力一进来,声音立即就小了下去。丁大力也不以为意,人活一世,总免不了被人议论,管他呢。  M.zWUxS.com
上章 小小衙内 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