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五常有节操?
在关于对韩**售问题上苏联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強硬态度,这跟韩国选择的阵营有极大的关系,桥本龙太郞作为亲中派自然站在中苏这边,亚太地区出了韩国立场为妙之外,其他家国或多或少都对国美抱着一定程度的敌意。所以之前他们不会拒绝和苏联进行军售贸易。
唯一不肯低头的金泳三总统就显得有些危险了。
现在中方和国美正在对湾台问题进行微妙的

涉和博弈,在上个月国中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导弹实弹发

演习,并推迟第二轮的汪辜会谈。
国中方面的強硬态度大大地震动了国美,促使国美国会关于对华的政策的大辩论进⼊**。辩论的结果是,主民

和共和

主流派形成一个基本共识:国中的崛起和強大难以阻挡。与国中保持接触,同时采用打庒和遏制的政策,才符合国美的长远利益。
“3月8⽇零时跟1时,中方从永安分别试

2枚东风15导弹,落在⾼雄外海西南30至150海里目标区;而同步时间前后不到十分钟,3月8⽇1时,从南平发

一枚东风15导弹,落在基隆外海29海里处目标区。”
“在3月12⽇至3月20⽇间,国中的解放军海空队部在东海与南海展开第二次实弹军事演习。航空兵力之战术

演和编队航行、火炮、导弹

击及海空联训,该岛离湾台当局实际控制的岛屿不⾜10海里。”
“3月18⽇至3月25⽇间,国中的解放军海、陆、空队部展开第三次登联合作战的军事演习。演练项目包括三栖登陆、空降及山地作战演练。”
中方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挑动着所有人的神经,唯一心安理得甚至还有一些惊喜的,就只有在这场危机中坐收渔翁之利的克里姆林宮⾼层。
与此同时,朝鲜半岛的最⾼导领人在帕夫洛夫访问朝鲜半岛的时候,立刻视察了朝鲜民人军前线大联合队部远程炮兵集中火力打击演习,最⾼导领人表示一旦下达了攻击命令,就会在没有任何警告或是事前通报的情况下先发制人打击首尔的统治机关,完成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
这简直就是**裸的威胁,与此同时帕夫洛夫也在谈判桌上进行最后一轮的角逐。
谈判本来就是一门心理学,尤其是在韩国面临朝鲜大军庒境却又孤立无援的时候。
帕夫洛夫微笑着说道“朝鲜导领人视察的前线队部也是针对韩国的前线进攻型队部。

据我们的报情,从进行实弹

击的队部装备来看,主要装备170毫米⾕山式自行火炮和300毫米火箭炮,这些火炮沿三八线前沿部署,

程可以覆盖韩国首都。而300毫米新型火箭炮

程则可能达到170-300公里,可以完全覆盖首尔地区。”
金泳三总统反

相讥“虽然朝鲜远程炮兵凭借规模形成了暂时威慑,但是由于其生存能力较差,若是实战,美韩联军的炮兵质量优势和航空兵火力的绝对优势可以迅速展开反击,并大量摧毁暴露的目标,绝大部分⾕山大炮可能只有1次开火的机会便会被反击炮火或精确制导武器摧毁,只有少量300毫米火箭炮可能能够勉強撑到第二次齐

。”
“我知道。”面对金泳三反击,帕夫洛夫抛出了第一个筹码“所以我们支援了朝鲜民人军队大量的萨姆防空导弹,zsu-23-4自行⾼炮,我们还有su25攻击机提供给朝鲜,用来对付美韩联军的航空兵火力。不要忘了在远程炮火方面,我们比你们更有经验。当然你也可以等到国美舰队来救援你们,但是我坚信台海地区的冲突会先于朝鲜半岛爆发,到时候无法收手的国美还有机会腾出手来接应你们吗?”
“你们到底想⼲什么!”面对帕夫洛夫的要挟,金泳三有些愤怒。如果说国美软硬兼施的胁迫让金泳三无可奈何,那么苏联的直接耝暴的威胁风格简直令人发指。
在一边的看到这一幕后目瞪口呆,国与国之间的谈判居然还可以这样直接?果然一个家国的综合实力决定了它们在外

出境上的地位。
“军售。”帕夫洛夫微笑着说道。
“強买強卖吗?这就是你们的大国政策?”金泳三愤愤不平的说道。
帕夫洛夫摆摆手,做出一个无奈的表情,解释道“别开玩笑了,金泳三总统。我们可是为了朝鲜半岛的和平。只有韩国和朝鲜的军事实力维持在平衡状态,才能保证长治久安。换句话来讲,朝鲜买了苏制武器,难道你们不打算增強军事实力吗?”
金泳三握紧了拳头,冷声回答“那我宁愿选择国美制造的武器,也不会选择苏联制造。”
“随便你,金泳三总统。”帕夫洛夫态度的转变让金泳三感到意外“我只是想提醒你一件事,现在找国美的军火公司下订单,你还来得及吗?亚太冲突随时可能会爆发,苏联可是有现成的武器可以出售。”
金泳三颓然无声,苏联利用了这场危机大发战争财,急需增強军事实力的国中自然是苏联的最大买家,而担忧受到冲突波及的⽇本则成为了苏联的长期客户,那么在亚太诸国中,唯一不愿意合作的就只有韩国了。
苏联将目光瞄准了野心


的朝鲜,利用国美腾不出手来的时机对韩国进行強买強卖。等到国美返回过神的时候,苏联早就捞了一笔离开了。
“我答应你的要求,帕夫洛夫总理,”
金泳三总统再也没有之前趾⾼气昂的神态,几轮

锋下来,终于像落败的角斗士一样,垂头丧气。
不答应可能随时爆发一场冲突,答应的话顶多算是破财消灾。
“很感

金泳三总统作出了正确的选择。”
帕夫洛夫很満意的点点头,同时暗中松了一口气,因为他终于走完了亚太冲突的最后一步。现在各个家国之间已经是火药味十⾜了,苏联作为第三方协调者的意义就愈发的重要。
现在就差一场危机将这场冲突推向**了。(未完待续。)
M.z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