燮父
燮⽗ 觪告诉我,后天周王要往郏山行蒐田,王畿內的诸侯公卿都要随行,他代⽗⼊朝,也在此列。
“姮也要随往。”觪说。
“为何?”我奇道,⽗亲出猎就从不带女子。
觪道:“天子邀王姒观猎,议定随从之时,王姒说成周无亲近随侍,不如召季姒相随,王允之。”说完,对我笑道:“姮竟如此得王姒喜

,君⽗⺟亲得知必然大慰。”
我不好意思地微笑,好像是这样啊,上次是翠⽟云形笄,没两天又让我随驾观猎,或许真的是我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啊。
正飘飘然,觪又说“姮,今⽇舅舅邀我二人哺时共进小食。”
一句话把我的优越感击碎。
我问觪:“昨⽇掮⽩旗献馘之人可是他?”
觪点头:“正是。”
我苦着脸对觪说:“阿兄,姮今⽇⾝体不适,可否不去?”
觪奇怪地看着我:“⾝体不适?可姮一早就气⾊好好的啊,为何又突然不适?”
因为我对这个能耐的舅舅有

影。我状似痛苦地说:“姮也不知为何,突然就如此了。”
觪想了想,说:“依为兄看也并非大病,就让寺人召医师来诊吧,舅舅相邀,我等不可推辞。”
我呑呑口⽔,极不情愿地应诺。
下午,我和觪乘车到达了王孙牟的行馆。寺人引我们走到主屋的堂上。
昨⽇威风凛凛的王孙牟今⽇一⾝淡⾊常服,看着少了几分杀气,多了几分平和。他看到我们显得很⾼兴,我和觪上前向他拜见,他热情地扶起我们,呵呵地笑得慈祥。
撇去昨天的恐怖印象和国君的⾝份来说,王孙牟此时的确是一个慈祥的长辈。他没有穿国君见客的礼服,和我们说话也丝毫没有上位者的架子。
他看着我,笑道:“汝⺟每每在信中提起姮,尽是爱溺之辞,汝外祖⺟常笑曰,吾女向来骄傲,姮竟得她如此夸奖,不知到底如何聪慧美丽。今吾观之,汝⺟诚不虚言!”
好话谁都爱听,王孙牟在我心中的好感度立刻攀升,我笑道:“舅舅谬赞。”
客套一番后,我们依次坐下,王孙牟在上座和我们闲话家常,他见多识广,觪妙语连珠,气氛其乐融融。
寺人呈上膳食,一顿饭吃得宾主尽

,只是我不怎么动⾁食。王孙牟觉得奇怪,问我是不是不合口味。我推说初到成周⽔土不服,故而胃口不佳。心想,还不是因为你…
王孙牟听了,对觪说:“吾四⽇后领军返卫国,甥女年幼体弱,长途跋涉多有不便,尔等不如与吾同行,也好照应。”
我心想不是吧,觪原来答应我多留半个月的,成周我还没看够呢,说不定还能再见到燮…
觪却无视我的眼⾊,笑眯眯地一口答应。
回到宾馆,我质问觪为什么言而无信。
觪劝说道:“姮勿恼,舅舅说的极是。此番来成周,自太室山遇险之后,为兄心中常惴惴,唯恐你再出事。成周往卫国路途虽不遥远,却也难保不出意外,如今得舅舅照应,何乐不为?”
我不理他。
觪又耐心地说:“为兄知道姮放不下那燮,然姮也曾说能遇则遇,并不強求,如今又何苦执着于那几⽇?”
我气苦,他竟然拿我的话堵我。偏偏又说得在理,我只好闷闷地不说话。
觪自动当我默认,満意地笑了。
战后行猎是自古以来的习俗,到商代,王室行猎开始带上了军事检阅和演习的

质。这次伐东夷的胜利,是新天子继位以来的首次大捷,更是要隆重庆祝,于是在郏山山麓举行大蒐礼。
这⽇午时后,我随着王室的车架被几千人拥着浩浩


地前往郏山。
到了郏山,只见山上林海延绵,苍翠

滴,山下早已搭好了成百上千的帐篷,蔚为壮观。其中最大的,自然是王帐,红底间以⻩黑二⾊花纹,鹤立

群;其它诸侯卿士的帐蓬按等级有序地排列在王帐四周;王姒的帐蓬在王帐后面,而安顿我的小帐蓬挨着王姒。
我往自己的帐篷里看看,出来露营也不过两天,里面只有些卧榻案几之类的家具。
王姒让人把我带到她的帐篷里,亲切地问我饿不饿,渴不渴,让寺人拿出⽔果糕点给我充饥,又拉着我的手教我不必拘礼,有什么要求只管跟她说。我受宠若惊,论⾎缘,我们不过同姓,祖宗是不是一个人都闹不清楚;论感情,自己跟她不过见过一次面,话也没说过多少句,哪来那么好的关系。不过应付她其实也不难,我很快领悟到,在她面前,只需要当一名温顺乖巧的未成年少女就行了。
哺时,王姒携我到王帐中用膳。
周王面南而坐,帐中还有我的舅舅王孙牟和姬舆,依次坐在他下首。
舅舅见到我很⾼兴,満脸喜⾊;姬舆还是一副⾼傲的样子,没什么表示,只是淡淡的看看我,那神情犹如一只傲慢孔雀。
周王让各人坐下,对王姒说:“吾方才与二卿谈论此番战事,甚是投机,不想竟到了哺时,便留他二人与⺟亲共进小食。”
王姒笑道:“如此甚好。”接着,寺人鱼贯而⼊摆上膳食,王姒让我坐在她的下首一道用餐。
虽然是在行营,这膳食做得也丝毫不马虎。今天大概真的累了,即使对面坐着王孙牟,我也不再对⾁食反胃。不过,用勺匕在俎上勺⾁我还是很生疏,⾁块滑滑的,老是从匕上掉下来,我试了好几次也没有成功。案上没有筷子,哀怨地看着别人吃得香甜,我只能往簋中勺饭。
王姒看到,问我:“季姒,汝方才勺⾁,如何又不吃了?”
这一开口,对面几个人全都看了过来。
我硬着头⽪答道:“太后,姮平⽇里进膳只用梜,故而…”
见他们几个惊奇的样子,我有些明⽩觪当年为何一脸看外星人的表情说我“怪哉”
周王微笑道:“既如此,给杞姒上梜。”
我谢过周王,寺人给我递上一双筷子。
我用筷子夹起菜,吃得津津有味,他们时不时好奇地看向这边。王姒脸上神⾊不定,周王眼里颇有玩味,舅舅只是了然一笑,我瞄到姬舆嘴角可疑地菗动,孔雀也会偷笑?笑吧笑吧,我才不管,周王都没说什么,现在填

肚子要紧。
饭后,寺人撤下餐具。我们仍留在席上,听舅舅说起出征时的轶事趣闻。当他赞叹地说到姬舆领虎贲冲锋陷阵时,周王面露微笑,眼中流露出骄傲地神采;王姒也嘴角含笑地轻轻点头。听说姬舆从小长在宮中,与天子相近,深受王室看重,从这几人的神情看来,此言不虚。
我看向姬舆,他淡然自得地坐在舅舅旁边,受到上级热烈的赞美仍稳如泰山、面不改⾊,长得如此人才又少年得志,我不噤暗叹,这只孔雀的骄傲还是有些资格的。
正说话间,外面进来一人传报,晋侯在帐外等候召见。
周王让人宣进来。
王姒问:“吾闻当⽇庙祭,晋侯未曾在列,何故?”
周王解释道:“⽝戎频动,晋侯多有

劳,无以,庙祭之⽇方经⽔路匆匆赶来。”
王姒点头。
我想起,晋侯?那不就是著名的“桐叶封弟”里唐叔虞的儿子?当年唐叔虞早逝,十五岁的长子
燮⽗继位,改国号为晋,封晋侯。我好奇起来,向帐门望去。
暖风拂过大帐,帷幕上微微漾起波纹,未几,只见一人⽪弁博袍,在寺人的引领下走⼊帐內。
我定住。
那是张几⽇来反反复复地

绕着我的脸,上面的每一个表情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暮前的

光透过帐顶柔柔地洒下,⽩⾐素缯的他,更显得丰神如⽟。
我曾听⽗亲说过,成王以来,王侯贵族中有辅国之能的,莫过于周公之子伯禽、太公之子吕伋和我的舅舅王孙牟;而青年一代最有潜力的,当数唐叔虞之子燮⽗。我当时是八卦一样听来的,没想到,在雒⽔边让自己心动的他,就是燮⽗…
燮上前向周王伏拜,周王微笑着让他起⾝。
他优雅地站起,手缓缓放下,广袖下露出

间一枚精美的羊脂⽟佩。我心中一动,不由地睁大眼睛——那⽟佩莹润无暇,形状和我的凤形佩一摸一样,所不同的是,上面镂刻的是一只线条古朴的飞龙。
燮过来与王姒见礼,看到她⾝边的我,目光微微一怔,随之漾起温和的笑意。接触到他目光的那一瞬,神啊,我的脸又开始烧…
周王赐燮⼊席,他走到姬舆旁边坐下。
堂上众人又开始天南海北地⾼谈阔论。燮果然不负盛名,举止谦恭而不拘泥,言谈恣意而不倨傲,博闻強识,才华横溢,在场君臣无不流露出赞赏的神⾊。
我望着对面谈笑风生的燮,脑海中不断地翻滚出一幕幕画面——启⺟庙的卜象、雒⽔边的邂逅、凤形佩…本以为他会如一场梦般,在我的生命中留下华丽的一页,然后随汤汤雒⽔逝去,谁知,我们竟又再次得遇,还在他⾝上见到了龙形佩…
飘飘仙乐在耳边奏起,红粉的玫瑰花在四周怒放,芳香四溢。童话中的公主遇见王子时,心情也是如此吗?
一切都如此完美!我展开女

无边无际的遐想,难道世上真有天意的存在?
感觉对面有人在看,我望过去,只见姬舆目光奇怪地看着我,又看看燮。我一惊,这孔雀还

八卦!不过,呃…我刚才神游的时候,目光好像一直留在燮⾝上。忙垂下眼睑,心想,连眼睛长在头顶的姬舆都发现了,这么明显吗?
没过多久,王姒说乏了,带上我起⾝告辞。回到帐中,她又说要休息,我告退,然后迫不及待地去找觪,作为杞国太子,他对燮一定了解甚广。
觪的帐篷里,我眉飞⾊舞地把刚才传奇式的经历加感想加总结向他倾诉了一遍。觪听得兴致


,在我添油加醋的描绘下,他乌黑的美目中精光闪现。
故事讲完,我看向満脸意犹未尽的觪,问他:“阿兄以为如何?”
觪瞥瞥我,摆出一脸不解的表情:“姮问的是…”
我说:“就是燮。”
“燮?”觪揶揄地笑:“晋侯名韦,冠礼后,世人皆称燮⽗,到了姮口中,如何只剩下‘燮’?”
我大窘,支吾着说:“他当初只说他叫燮…”看觪笑得更厉害,我急了,⼲脆瞪着他不说话。
觪笑够了,哄我道:“姮勿恼,此人久负盛名,为兄也曾与他有所

往,姮想知道,说与你听便是。”我看他回复正经,方才收起脸⾊,仔细听他说。
他想了想,道:“燮⽗继位之初,即以少年之龄行冠礼,至今已有五年。”
二十岁,我点头。
“唐都不⾜以御外治內,燮⽗遂迁都于晋⽔之

,封晋侯。”
有魄力,我钦佩。
“自即位以来,国中定安,戎狄无犯,天下皆赞其能。”
有才华,我暗叹。
“至今无娶。”
这条最重要!我笑逐颜开。
燮虽然年轻,但气质沉稳,看上去略显老成。我虽然喜

他,却一直隐隐担心,男子冠礼后便要婚娶,如果燮已经娶亲,我还和他谈什么恋爱。
心中一块大石放下。我状似随意地问觪:“缘何?”
觪答道:“晋国北面戎狄,自唐叔虞以来便征伐不断。燮⽗少年继位,时人心不稳,戎狄虎视,曾于周庙立誓,戎狄不定无室家,故而至今无娶。”
我听了不噤唏嘘,这人竟如此倔強。
自远古以来,人们无不以多子为尊,男子冠礼后一般都速速成婚以繁衍后代。对于诸侯而言,子嗣对于地位的巩固有着异乎寻常的重要

,而联姻带来的政治保障更是各国细细权衡的目标。燮初登君位,晋国

基不稳,结一门強势的姻亲无疑是大有益处的,他却在周庙立下如此誓言,是年少气盛使然?
在⺟亲眼里,这绝对是愚蠢的。据我所知,自从觪冠礼之后,⺟亲一直在各国的适龄贵女中为他物⾊太子妇。首选的当然是王室,可惜王姬们都许人了;于是把目光投向⺟家卫国,据说舅舅王孙牟有个女儿今年十四,⺟亲已经往那边透露了意向;再次是鲁国和齐国,候选名单上,它们并列排名。
不过燮的选择对晋国候位的继承没有多大影响。这个时代的嫡长继承制度并未完全确立,当年武王就曾有意传位给周公。我听说唐叔虞有三子,燮的下面有两个弟弟,倒也后顾无忧。
觪见我満脸喜⾊,问我:“闻燮⽗未娶,姮可庆幸?”
我満脸掩不住的笑容,说:“自然庆幸。”
觪却叹了口气,看着我道:“姮不必⾼兴太早,燮⽗虽未娶,却也与姮无⼲。”
我听他这么说,奋兴劲顿时散去一半,问他:“为何?”
觪笑笑,随手拿起案上一支简,在指间翻转把玩,问我:“姮可知燮⽗年纪?”
我答:“二十。”
“然也。”觪放下简,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彼年已二十,戎狄初定,依为兄之见,成婚必不远矣。姮此时却只得十二岁,即便你二人相爱,燮⽗可等得三年?”
我哑口无言。他说得对,燮已经二十了,而我在理生上却是个十⾜的小女孩。
一直以来,我在这个时代允许的范围內做自己喜

的事,⾝边的人虽觉得新奇,却只道是早慧,我也并不十分把这具⾝体的年龄放在心上,而现在,我第一次开始正视它。
叹口气,我看看觪,发现他跟⺟亲越来越像——不管之前所想如何感

,一旦涉及到现实就立刻打住,换成无比理

的眼光分析问题。就像现在一样,我的浪漫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不过,我的恋爱观和觪不太一样。恋爱是美妙的情感体验,结婚只是它可能结局中的一种,我从来没觉得两者间有必然的挂钩,所以,觪的话对我的实际打击效果并不大。假如不以婚姻为前提,燮既然是单⾝,那么作为恋爱对象就是绝对合格的,年龄的差距并不妨碍我喜

他。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恢复不少,自我感觉又开始良好起来。只是,无果的爱恋始终让我感到淡淡的悲伤。
觪对我的反应相当费解,我的表现似乎应该再痛苦一些。他疑惑地问我:“为兄所言,姮以为如何?”
我笑笑,低头淡淡地怅然道:“阿兄所言极是。然无需多虑,姮虽

喜燮,却并未想及婚嫁之事。”
“

喜他?”觪看着我:“即便为兄言明至此,姮也依旧

喜他?”
我心里叹口气,觪在情商上还是小朋友啊,苦笑道:“阿兄,道理姮都明⽩,只是此事不比吃饭觉睡,不想吃便不吃,不想睡便不睡,喜

一人并非想放下便放得下的。”
觪听了我的话,若有所思,沈默了良久方对我道:“姮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人,话已至此,为兄也无多说,只是恐你年幼冲动,⽇后自苦。”
他说得诚恳,我心里感到一阵温暖,对他展颜道:“阿兄勿忧,姮都理会得。”
觪无奈地看着我,自嘲地轻笑。
晚舂微凉的山风缓缓地吹进来,灯盏上的火苗摇曳,我脸上淡笑,心里却有些黯然,燮会不会和思琮一样,注定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不过,早知道也好,或许,这又是一个隔着窗户纸的梦…
m.zWuxS.com